close

   

 

這次來記記吳哥遊裡第三天的行程,一早離開塔普倫寺後就搭乘我們的小巴士參觀各個古蹟,也因為吳哥古蹟太多每個停留的時間都有限,不過就我認為旅行團掌握的時間都還OK,並不會讓我覺的時間太緊湊,改爬上的須彌山(很陡的樓梯)還是都有爬到(笑)。吳哥城裡的道路沒有經過太多的開發,所以黃土、綠樹都仍然把保有一些原始的狀態。

 

這裡是塔瑪儂遺址,入口是國王迦牙伏曼七士的面孔,一個慈悲的微笑。

 

 

塔瑪儂主要是供奉濕婆神和毗濕奴神,是一個小而巧的的古蹟,且綠苔的痕跡、斑剝的石雕,還有旁邊的大樹因為曾經是片雨林 水潮退去後那樹根露出的奇形怪狀和空洞,一切就很有百年遺址的感覺。

 

 

 

 

這個角落的牆上有四尊仙女浮雕特別的顯眼,也有可能是因為有兩扇窗是直角對立著,所以特別欣賞這個角度,而且除了層層疊疊的石塊基底之外,整個外觀雕刻很細膩,仙女上方的整條牆都費盡了很大的心思,是一個很高難度的雕刻過程,雖然仙女看似有翻修過。

 

 

這裡是塔凱歐寺,一個未完成的遺址,未完成的說法有很多,有資料說是因為其中一個寶塔在搭建時被雷擊中,國王認為這是一個不吉利的徵兆所以停工,另一說法是這石塊太過堅硬不利於雕刻,因此就沒有再進行後面的雕刻,不過也因為這未完成壯態反而讓考古學家知道原來吳哥建築是先堆石塊再進行雕刻的,也是個有跡可循的大發現,所以第一天在看吳哥劇場時,那大批人們搬動石塊接著另一批人在石塊上敲敲打打的畫面在這邊就更能想像了。

 

 

走進中間有一簍空的長廊,如果塔凱歐寺完成的話應該也是個氣派的古蹟。

 

 

要上塔凱歐寺的須彌山也是要爬上這陡陡的石階,這樓梯也讓我心驚膽跳,面積廣闊沒有攀扶的地方,害怕只能半蹲且扶著旁邊的石塊,而且樓梯的空曠反正讓人更加沒有安全感,不過我們就是秉持著每一座須彌山都要爬到的心態,所以走吧!

   

 

這樣看上去真的好陡,我真的很佩服都不用攀扶的人啊。

 

 

就說看下去會比較害怕吧,尤其大部份的人往下走的時候都顯得比較害怕且姿勢好笑,但這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真的)。

 

 

比起其他古蹟,塔凱歐寺我覺得破壞程度似乎沒有這麼嚴重,可能是因為它未完成,沒有太多浮雕等所以才認為它的完整性較高,像是個耐看的雛型古蹟般。

 

 

 

夾縫中的綠色植物也種不一樣的感覺。

 

 

 

接著就要前往班蒂喀黛。

 

 

路途上看到的算是少年藝術家嗎? 雖然沒看到臉,但看這畫面就覺得男孩靠自己的能力與才華過生活真是不容易,也覺得男孩是在做一份很有意義的事情。

 

 

路途上的解說牌,圖片告訴我們遺跡被發現以及許多佛像的頭部遭到偷竊的敘述。

 

 

在皇家浴池旁的班蒂喀黛據說是國王與皇后泳後休息片刻的地方,也太氣派了吧,而且裡面也不小,所以後宮佳麗們也應該非常龐大才對。

 

 

 

進來後看到的第一尊坐佛,當地人拜佛會將帽子與鞋子脫掉 跪拜三次,接著燒三根香或五根香,三根香是拜佛教、佛祖和佛經,五根香是除了前三項之外加拜父親及母親求全家人平安的意思。

 

 

旁邊有一位阿婆還會幫忙點好香看看是否有遊客會祭拜,阿婆的衣襟包法吸引了我的目光,感覺是一種很虔誠的傳承者。

 

 

 

往上一看除了有蜘蛛絲外,還有一整排被偷走的佛像。

 

 

石柱牆上的浮雕也很值得慢慢的觀察,這些看起來像是婆娑起舞的仙女們,所以據說這裡是國王與皇后泳後休息片刻的地方好像也能真看出一點端倪,這裡我猜應該就是類似飲酒作樂看後宮佳麗表演的地方吧。

  

 

 

 

除了仙女浮雕還有些雄偉的君王護衛,從前這裡應該很多采多姿吧,這裡好有想像空間喔。

 

這石頭之間都已產生了裂縫,左邊的兩塊石也像是後來再翻修,但儘管如此,也是很致力的在保存古蹟。 

 

 

 

還有這層層的迴廊,像是看不到最底端一樣。

 

班蒂喀黛給我的感覺是個少數的低式建築,外觀上也較舊,細節上雖然仍有些翻新,但整體來講仍然有一種舊舊的印象,被偷走的石像、已不太明顯的門檻雕刻,這樣舊舊之下反而有種寧靜和神秘。

 

 

 

 

 

 

 

而這樣親近且老舊的班蒂喀黛我很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斑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