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瀏覽東部網頁的時候,碰巧看到了每年5~10月東部海洋國家風景區主辦的『夜訪小野柳』活動,看了覺得心動,這次就直接的規劃在我環島的計畫中。集合地點在小野柳裡面,晚上在台東騎著車其實還滿冷的,地大空曠風也特別大,還覺得有點點的暗,一不小心就會騎過頭。

 

 

來報名的大部分都是親子團居多,確實是很適合小朋友的活動,透過導覽可以更知道夜間的濱海動植物生態。

 

 

導覽開始進行之前,主辦單位先規劃DIY活動,讓大小朋友在這張紙上隨自己的心意畫圖。

 

  

 

裡面我記得是放彈珠,剪剪貼貼黏上變成這樣一個小方磚。

 

 

然後應該重心定律加上一些其它的原理,一放下大家做好的小方磚後,這些小方磚就一個一個的咚咚咚往下滾,大家的作品和這樣的咚咚咚跑,其實還滿可愛的。

 

 

小方磚活動結束後,準備今天的重頭戲,之前看網頁是"給寄居蟹一個家"的活動,覺得非常有意義,類似在貝殼上做記號,放置寄居蟹會出沒的地點,之後在追蹤是不是有寄居蟹搬家到你放置的空殼裡,不過我去的那年那天是導覽沒有放貝殼,可能給個家不是天天有的活動吧我想。

 

 

隨著導覽的腳步,準備去夜訪小野柳吧!

 

 

走著走著導覽隨即發現一個寄居蟹,一直以為寄居蟹只會出現在海灘上,原來濱海的陸上也會發現寄居蟹的蹤跡,這是住在鳳螺裡面的寄居蟹。

 

 

岩石上又發現一隻好大隻,好久沒有這麼近距離的看寄居蟹。

 

 

導覽很認真的介紹關於小野柳這裡濱海的動植物生態,真覺得下回如果有導覽的行程,要錄音才對,不然回來太久都沒有吸收進去(慚愧)。

 

 

後來逐漸的聽到海聲,已經步行到了靠海區,導覽拿著手電筒照著遠方各種形狀的岩石,只是相機夜拍不夠晃的厲害,不然看起來像是一群仰望夜空的小巨人們。

 

 

這個沒記錯的話是林投樹。

 

 

這項活動也是傳達著大家要更加的重視海洋資源,環境的影響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貝殼的數量已經不如從前,讓這些寄居蟹們逐漸沒有一個堅硬的家,這天也真的發現寄居蟹住到了蝸牛的殼裡,但蝸牛的殼是非常脆弱的,不小心容易碎,這些因素也讓寄居蟹的數量越來越少,所以導覽說如果有比較堅硬的殼,像是去海鮮餐廳吃完的鳳螺殼洗乾淨風乾後,可以寄給他們,讓資源妥善回饋利用,讓寄居蟹有更多的環境可以生存。

 

#住在蝸牛殼裡的寄居蟹

 

#住在燒酒螺殼裡的寄居蟹

 

#大夥以為發現寄居蟹,結果真的是大鍋牛(笑)

 

 

#覺得這個殼對牠來說已經太小的寄居蟹

 

東管局舉辦的夜訪小野柳很具教育性質,大人或是親子都很適合,但小野柳的風景,白天還要再來一趟,活動結束後才吃晚餐,入眠迎接隔天的台東海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石斑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